首页 > 图书中心 > 58必威 > 金融投资

孟子(上下)-刘乃溪 徐 骆

丛书名:新编国学基本教材
著(译)者:刘乃溪 徐 骆
资源下载:无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台啸天等
字       数:381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17
出版版次:1-1
出版年份:2018-09-01
书       号:978-7-5642-2999-3/F.2999
纸书定价:63.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两册。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中。现存的《孟子》一共七篇,分别是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 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虽然和孔子一脉相承,但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其思

  • 新编国学基本教材全套共27册,本书是其中的两册。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参与其中。现存的《孟子》一共七篇,分别是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两部分。  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虽然和孔子一脉相承,但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其思想也更具系统性。孟子的思想主要有三点:其一,“仁政”说。这是孟子对最高统治者的理想,他希望君王以“仁义之道”、“仁爱之心”治理天下,从而实

     

    “天下一统”。其二,“性善”论。对于国家事务的管理者来说,孟子希望诸侯认识到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只要推行仁政,便可“得道者多助”,从而实现争取民心、平治天下的理想。其三,修养理论。主要关注士大夫阶层的人格塑造和精神需求,包括审美培养、性情疏导和个性养成等诸多方面。  本册《孟子》由姜李勤编写提纲,刘乃溪、李耐儒、徐骆编注,原文基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注释与译文参考了徐洪兴教授的《孟子直解》、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文史链接等内容由集体编写完成。考虑到主题表达的一致性,本书原文顺序个别之处略有调整。   

  • 总 序001  弟子训001  概 述001  第一章 梁惠王上 006   义利之辨 006   与民同乐 012   五十步笑百步 016   始作俑者 021   仁者无敌 024   天下定乎一 02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032   保民而王 040  第二章 梁惠王下 048   独乐乐与众乐乐 048   匹夫之勇与仁义之勇 055   与民同忧 059   寡人好货 064   弑君与伐贼 069   选贤举能 073   伐燕之战 078   出尔反尔 084   为善之君 087   后丧逾前丧 091  第三章 公孙丑上 095   仁政而王 095   浩然之气 102   以德服人 114   无敌于天下 119   人心四端 122   里仁为美 126   与人为善 129   伯夷与柳下惠 131  第四章 公孙丑下 135   天时 地利 人和 135   以德抗位 140   君子不可货取 145   寡人之罪 149   周公摄政 156   舍我其谁 162  第五章 滕文公上 173   三年之丧 173   民事不可缓 179   一人之身百工之所为备 186   儒墨之争 198  第六章 滕文公下 203   何谓大丈夫 203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209   以仁服天下 215   一傅众咻 222   孟子好辩 225   义字当先 234  第七章 离娄上 00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001   反求诸己 007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011   诚者,天之道也 017   尊王贱霸 021   溺嫂援手 025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028  第八章 离娄下 037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037   “博”与“约” 043   人禽之辨 047   逢蒙杀羿 052   天下之言性 056   父子之亲 060   曾子御寇 066  第九章 万章上 072   尧舜之道 072   天子与天下 086   禅让制 091  第十章 万章下 104   孔子集大成 104   周室班爵禄 111   交友之道 117   君子安贫乐道 125   论友情 133  第十一章 告子上 137   食色,性也 137   一曝十寒 151   舍生取义 154   心之官则思 158  第十二章 告子下 166   “礼”之由来 166   亲亲之怨 172   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180   春秋五霸 184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193  第十三章 尽心上 205   万物皆备于我 20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9   舜跖之辨 216   孟子辟杨墨 224   窃负而逃 230  第十四章 尽心下 241   民贵君轻 241   仁者,人也 250   君子不谓命也 255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261   众人皆称善,未可也 268  附 录  275  跋:古典的回归与文化自觉 277   

版权所有(C)2023 必威下载权所有   必威登录网址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58必威网站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