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学术 > 经济学

国际大都市的底色:上海乡村文化发展报告-杨嬛

国际大都市的底色:上海乡村文化发展报告

丛书名:空间经济学研究前沿系列
著(译)者:杨嬛
资源下载:
责任编辑:李成军
字       数:108千字
开       本:16 开
印       张:7.5
出版版次:1
出版年份:2024-10-10
书       号:978-7-5642-4605-1/F.4605
纸书定价:58.00元   教师会员可用500积分申请样书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不仅是长三角城市群蓬勃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城市繁华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本书以上海独特的乡村文化为叙事背景,细致探讨如何有效发现、精心保护及广泛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此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书中明确指出,上海的乡村文化深植于江南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又巧妙融合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底蕴与海派文化的开放创新,共同构筑起一片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宝库。全书结构清晰,分为三大板块:首部分从理论高度剖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系统归纳上海乡村文化的独特发展脉络与特征;第三

  •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不仅是长三角城市群蓬勃发展的动力引擎,更是城市繁华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

    本书以上海独特的乡村文化为叙事背景,细致探讨如何有效发现、精心保护及广泛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此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书中明确指出,上海的乡村文化深植于江南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又巧妙融合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底蕴与海派文化的开放创新,共同构筑起一片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宝库。

    全书结构清晰,分为三大板块:首部分从理论高度剖析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系统归纳上海乡村文化的独特发展脉络与特征;第三部分则精心挑选15个生动案例,直观展现上海乡村文化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赋能乡村建设,焕发新生。


  • 第一章 国际大都市的底色: 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001。
    第一节 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000。
    第二节 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区域发展/000。
    第三节 上海乡村文化与长三角地区发展/000。
    第二章 上海乡村文化的发展/000。
    第一节 上海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历程/000。
    第二节 上海乡村文化的发展历程/000。
    第三节 上海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000。
    第四节 乡村文化创新与赋能乡村振兴/000。
    第五节 乡村文化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与保障/000。
    第六节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协同振兴展望/000。
    第三章 案例集/000。
    第一节 骑迹乡村,乡匠海沈: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000。
    第二节 传承非遗活态,共建美丽乡村:上海市浦东新场镇新南村/000。
    第三节 都市革乡韵,田园新江南: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000。
    第四节 稻田里的研发中心,在产业融合中传承弘扬本土特色文化:上海。
    市嘉定区安亭镇向阳村/000。
    第五节 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治理,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上海市宝山区罗。
    泾镇塘湾村/000。
    第六节 宜居水乡,芋香稻村: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000。
    第七节 大美青溪,韵味吴房: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000。
    第八节 “荷之村”: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000。
    第九节 远看青山绿水,近看江南田园: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000。
    第十节 中国农民画传承的新起点: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000。
    第十一节 中国故事村新义村: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000。
    第十二节 莲湖水韵,青西人家: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000。
    第十三节 古韵今声,打造江南新IP: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章堰村/000。
    第十四节 从横沙历史古镇到海岛风情乡村的蜕变: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
    丰乐村/000。
    第十五、园艺铸就历史、预示将来: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000。
    参考文献/000

版权所有(C)2023 必威下载权所有   必威登录网址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68号

58必威网站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

Baidu
map